• 畢業生追蹤機制及落實情形

           學校每年針對畢業一年、三年及五年之校友做畢業生流向調查,依據近三年作的畢業生調查發現畢業生以從事司法、法律與公共安全之職業類型占最多數,其次則為政府公共事務類及金融財務類,本系系友於畢業之後仍多從事法律相關職業。

 而其中問到畢業生「目前具備的專業能力與工作要求的相符程度」每一年的畢業生均有50%以上認為符合,似肯定學校給的專業訓練;問到「在學期間哪些學習經驗對於現在工作有所幫助」前三項大致是:有30%以上的學生認為是專業知識、知能傳授、15%以上的學生認為是建立同學及老師人脈、10%以上學生認為是校內實務課程,其他則是校外業界實習、社團活動、語言學習、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志工服務、服務學習、擔任研究或教學助理等,各項比重不超過10%,以此數據顯示,學生認為系上知專業知識對其工作有所助益,這是系上所樂見的,惟校內實習課程雖然是畢業生認為對工作有益之前三項,但比重不重,似可加強實習課程之安排。

 對畢業三年、五年之學生進行調查,認為除了專業訓練外,學校應加強學生的能力為:溝通表達能力、持續學習能力、人際互動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其中溝通表達能力為法律系所要求的學生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已有課程摒除傳統授課方式,以學生分組上台報告之方式進行,一方面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一方面加強學生人際互動能力;在培養持續學習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方面,法律系要求學生有法學資料收集分析的能力,課堂上老師訓練學生如何蒐集資料並分析之,對於工作後學生若遇到法學難題時,能有解決問題之能力,並達到持續學習之效。

 畢業生流向調查中畢業滿一年而未就業者佔了50%以上,有一半以上之理由為準備考試,對畢業滿三年而未就業者則降至約33%、對滿五年之畢業生調查則降至20%以下,就業比率逐漸增加。從調查中似可發現學生畢業之後多為全職準備考試,本系向來以鼓勵學生多元發展為導向,計畫提供多元職涯講座供學生在未來就業有更多方向可參考。

110學年東海大學畢業生流向

111學年東海大學畢業生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