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院先後成立的院級 「醫事法研究中心」(2009年12月成立)、「企業法制研究中心」(2011年8月成立)、「法律服務中心」(2014年4月成立,因階段性任務已達成於2023年12月裁撤)及「國際私法研究中心」(2015年12月成立)、「東南亞法制研究中心」(2016年12月成立)、「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2021年10月成立)皆能整合教師研發能量,藉著持續舉辦多場論壇、研討會以及部分專書的出版,不僅對相關法律問題的釐清貢獻卓著、提升本系在法學研究的能見度,並且同時配合課程的開設,使學生獲得與實務最貼近、跨領域與多元的學習。
醫事法研究中心
醫學以維護人之身心健康為宗旨,法學則以保障人民之各項權益為核心,也因此這兩個領域長年以來,一直在各國的實務與學術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講究跨領域結合的現代,醫事法研究中心至盼藉此平台提供醫界、衛生主管機關與法學界,結合理論與實務,共同為學術社群略盡棉帛之力。
東海大學法律學院師資陣容堅強,為中、南台灣歷史最悠久之法學重鎮。有鑒於醫事法學之蓬勃發展,醫病關係日益受到重視、生科醫藥快速發展、大規模傳染病須動用公權力控制感染以及全民健保之實施等,法律的比重日益增加,醫事法律已迅速成為重要新興學門。而本校所在之中台灣早已設立多所聲譽卓著的醫學中心,本校處於地理中心位置,法律學院多年來早已成為醫學界進修法學之熱門學府,並已培育諸多優秀之醫事法學人才服務社會,為各界所重視與肯定。在主客觀之優勢條件已臻成熟下,本校爰設立院級醫事法研究中心,可謂因勢利導而水到渠成。
本中心以研究發展醫事法學為目標,提供對醫事法有興趣之校內外專家學者及師生交流平台。藉由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座談與演講,探討重大或熱門的醫事法時事問題,加強醫學界、衛生主管機關與法學界間之積極性對話。此外,本中心並開設因應不同需求之各類型醫事法學研習課程、執行有關醫事法之委託研究計劃、蒐集建構醫事法學文獻之資料,並於法律學院網站中設立本中心網頁,將本中心所舉辦之活動公告,提供研究者與師生交流園地,活動成果則定期發表於專業刊物。本中心尚屬草創萌芽階段,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灌注,企盼各界先進不斷給予指導與協助。
企業法制研究中心
由於國、內外商業交易頻繁,以及各國對企業及金融市場的積極發展,使得企業法制相關規範愈趨複雜化,而國內各大專院校企業管理及法律相關科系,無不積極投入有關領域的研究,並與相關行政主管機關或實務工作者頻頻進行密切合作,使得企業法制成為現今法學領域中重要的一環。尤其,伴隨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加上中部科學工業園區之設立已經入駐大批企業,隨之勢將產生企業組織與管理、會計與稅務、創新與策略、交易與競爭、採購與開發以及紛爭處理等諸多法律相關問題,從而,預期中部地區將需要大批熟諳企業法律之專業人才的投入。
基此,為能更積極與本校各企業相關管理科系及本院系友或企業界合作,以帶動中部地區企業法制之研究發展,並培養企業所需之專業人才,進而建立本院在企業法學領域中之地位,因而於2011年8月成立企業法制研究中心(下稱本中心)。本中心將結合本院「企業法律學分學程」及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與演講,以培養企業法制跨領域之人才,並加強師生之研究討論及與實務界之互動,以提升企業法制之教學品質、學術研究風氣,並發揮本中心對實務發展之影響力。
本中心尚屬草創萌芽階段,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灌注,企盼各界先進不斷給予指導與協助。
國際私法研究中心
東海大學國際私法研究中心成立於2015年12月23日,為院級研究單位,本中心由著名國際私法學者陳隆修教授領導成立,由東海大學法律學院師生及產官學界專業人士共同創建組成,將本院既有之國際私法研究擴大為以院級研究中心方式整合兩岸院校之國際私法學者,共同強化國際私法學術研究與實務推廣之平台,並兼具推廣國際私法教育及協助產官學界有效利用國際私法知識技能,策進產業創新與海外發展之任務與功能。
東南亞法制研究中心
一、為強化法律學院對東南亞國家法制研究之能量
二、推廣東南亞國家法制相關研究之成果
三、促進與東南亞國家產官學研之交流合作,特設立東海大學法律學院東南亞法制研究中心。
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
本中心本於橋接法律學術與產業的理念,以行動力將人工智慧法制相關知識帶入產業,並將協助法律學院為企業培養具備人工智慧法律素養之人才,補足台灣人工智慧法律人才短缺的問題;本中心期能幫助台灣產業界對人工智慧與人工智慧法律有正確的認知,幫助法律學術界對產業複雜多元的 Domain know-how 有深入的了解,傳遞並普及人工智慧法律觀念與知識,讓更多企業領袖,專業技術主管,讓產業在追求核心專業上結合創意同時,得以安心落實人工智慧於更多對社會經濟有益之應用上,進而使一般民眾,都可以享受人工智慧之妙用,找到與人工智慧並存的方式,善用AI ,面對挑戰。
本中心以研究人工智慧法制為宗旨,營造優良的學術環境與教學品質,提供對人工智慧法制研究有興趣之校內外專家學者及師生交流平台,進而提升學術風氣並帶動人工智慧法學研究的發展。
本中心主要目標分為以下幾大領域: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法律、區塊鏈法律、物聯網法律等,將結合本院人工智慧計畫、高教深耕計畫,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與演講,以培養人工智慧法制跨領域之人才,並加強師生之研究討論及與實務界之互動,以提升人工智慧法制之教學品質、學術研究風氣,並發揮本中心對實務發展之影響力。
透過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這個平台,積極將法律學術界對人工智慧的知識精華,傳遞至產業界;另一方面,也將產業界的問題與想法,回饋給法律學術界,提供不同的視野和詮釋,使本中心與本學院把握契機加入台灣人工智慧產、學的大融合。一方面,政府部門致力於推動產業朝人工智慧化發展,並且力圖形塑人工智慧專業服務產業生態系的基礎,法律學門自然無從自外於此。另一方面,台灣產業要能知時勢所趨,避免落入「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之境,必須群策群力,共同學習,鏈結與成長,方能相互策進。